巧用文明施工妙招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来源:
|
作者:wenmingshigong
|
发布时间: 2016-06-20
|
28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里没有漫天尘土,大型机械有序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着,工地围挡上不停地有水雾喷淋,工地上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雾炮喷射出细密的水雾,不时还有移动雾炮车在外围降尘……一边是各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扬鞭奋进
这里没有漫天尘土,大型机械有序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着,工地围挡上不停地有水雾喷淋,工地上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雾炮喷射出细密的水雾,不时还有移动雾炮车在外围降尘……一边是各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扬鞭奋进,另一边则是我市空气质量继续在全国位居前列。民生工程建设目的是服务于民,文明施工则是要将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伤害、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我市坚持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意。
2014年年初以来,为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市城管执法局专门成立“地铁施工管理对策小组”,主动与市地铁办、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提前预测科学分析因施工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靠前指导、监督文明施工各项措施的推进落实,与施工单位共同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打造重点工程建设的“推进器”,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1
施工筹备 普及法规知识 文明施工有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施工筹备期,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执法人员就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协助施工单位夯实了文明施工的软、硬件基础。以“地铁一号线”为例,参与岛内段建设的8家施工单位,大部分为首次进入厦门承接施工业务,管理人员对相关法规的规定、规范化施工管理的要求不熟悉,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执法人员主动到施工现场,发放《规范化施工执法管理手册》,宣传相关规定,还召集项目经理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集中培训12次。洗车台、沉淀池、降尘围挡,施工前要做哪些硬件基础设施,将来才能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占道或者超时施工要怎么申请?超时施工或者噪声超标会造成哪些影响?渐渐地,这些管理人员熟悉掌握了《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关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八项规范”等建设标准及管理规定更是烂熟于心,为今后的文明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施工前期
推广降尘妙招
文明施工有了好的开始
工地围挡上有降尘喷淋设备,这还不够,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与各施工单位共同研拟了定点降尘与机动降尘相结合的技术革新方案:在建筑工地周边安装固定喷淋设备,并配备移动降尘水炮对重点粉尘污染源进行压制;对粉尘污染多发的施工点位,还采取多层复合喷淋的方法。
这一套“降尘”工艺,在2014年10月,由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建设局、市环保局、思明区、湖里区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进行推广。全市各大重点工程项目,包括“地铁一、二号线”全部安装了喷雾降尘设备。相关职能部门在施工筹备期就介入,靠前行政指导,让不少施工单位能提前做好准备,文明施工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排除了可能存在对重点工程施工的一些干扰,陆续打出一套防尘降噪“组合拳”,我市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携手并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15年,在全市一批特大建设项目同时上马的情况下,我市的空气质量依然位居全国第二。
3
施工过程
执法服务相结合
文明施工全程有保障
秉承“主动服务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原则,市城管执法局在搞好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严格依法规范施工行为。
据统计,自2015年7月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正式接手地铁项目岛内段执法管理以来,多次召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座谈,针对群众举报问题约谈相关施工单位,现场协调相关单位解决群众投诉,总计33次。不仅施工单位受到了有效的监督,各种群众反映问题也能及时协调解决,切实搭建起施工单位与周边住户沟通的桥梁,保障了重点工程项目的正常有序推进。
一线执法队员更是采取错时上下班,24小时不间断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各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依法依规进行。